1.电晕处理
在处理装置上施加高频高压电,使其电晕放电,产生细小密集的紫蓝色火花。空气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等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从而冲击处理装置内的塑料制品。
这些等离子粒子的能量一般在几百至几千电子伏特,与塑料分子的化学键能相接近,因此,能诱发塑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降解,增大表面粗糙度。
在电晕放电时,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使塑料表层分子氧化,产生羰基化合物、过氧化合物等。另外,电晕处理还有除去油污、水汽和尘垢等作用,经过上述物理和化学改性后,能明显改善塑料表面的润湿性和附着性。
2.三种不同的电晕方式
2.1、在薄膜的生产线上进行
即通常所说的热膜处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处理形式。由于在高聚物分子还没有完成结晶的情况下就进行处理,因此,处理效果强,但一般只适用于当即进行再加工(如印刷、涂布或复合)的薄膜处理。处理装置设置在薄膜冷却定型段后面,卷取装置之前。
2.2、在薄膜的再加工线上进行
即通常所说的冷膜处理,这种形式的处理质量还与薄膜的经历有关。若薄膜生产后存放时间长,析出的添加剂大量附在薄膜表面,处理质量就会变差。选用这种形式还应注意电火花是否会对所使用的溶剂产生着火的可能。处理装置设置在印刷(或涂布、复合)装置之前。
2.3、上述两种形式的组合
即先在薄膜的生产线上进行处理,然后在薄膜的再加工线上进行第二次处理。它适用于第一次处理质量差,或第一次处理后存放时间已长,处理效果已消退许多的薄膜。
3.电晕的优点
3.1、处理材料的范围广,可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氟塑料,以及各种相应的共聚物等。
3.2、处理时间短、速度快,可在生产线上进行处理。
3.3、操作简单、控制容易。
3.4、电晕处理只涉及塑料表层极浅的范围,一般只有纳米数量级,基本上不影响制品的机械性能。
3.5、无废液排放,基本上不污染环境。
4.影响电晕效果的因素
4.1、温度:温度升高,处理程度加大。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电晕处理机功率小,处理程度不够,可在处理装置前设置红处辐射等(指冷膜处理),以提高处理程度。
4.2、湿度:空气湿度大,处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因为电晕放电是在空气中进行。
4.3、时间:电晕处理程度会随存放时间延长而消退。
4.4、存放环境:消退速度快慢与存放环境温度、材料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存放环境温度越高,消退速度越快,并且越彻底(一般IXPE电晕处理后的最佳有效期在半个月以内,半个月以后会慢慢减退)。
4.5、树脂物性:含有添加剂的原料制成的薄膜的消退速度比无添加剂的要快,这是由于这些低分子量物质极容易析出,覆盖在薄膜的表面,使黏附性变差。
4.6、薄膜厚度:厚的薄膜消退速度比薄的薄膜更快。